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维持高增速,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创新高,并首次超过三元电池。但装车量方面,三元电池依然高于磷酸铁锂电池。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对应不同的市场定位。三元电池能量密度高,续航里程更长,但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相对劣势;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,安全性、抗衰退能力相对占优,但能量密度偏低,续航里程相对更短。两种技术路线将共同发展、互为补充。
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创新高
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,2021年5月,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13.8GWh,同比增长165.8%,环比增长6.7%。其中,磷酸铁锂电池产量8.8GWh,占总产量63.6%,同比增长317.3%,环比增长41.6%;三元电池产量5.0GWh,占总产量36.2%,同比增长62.9%,环比下降25.4%。
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长,助推动力电池产量激增。
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联合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》指出,推动公共机构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,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%。某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表示,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断扩大,用户需求趋于多元化。同时,大量车企涌入新能源车造车赛道,市场竞争激烈。为抢占市场,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购车需求,车企通过多种方式降成本。磷酸铁锂电池在成本端要低于三元电池,是车企扩产、降成本的有效方式。
三元电池装车量占优势
磷酸铁锂电池产量高速增长,但装车量方面三元电池依然占有优势。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,5月,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.2GWh,同比上升95.3%,环比上升1.0%;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4.5GWh,同比上升458.6%,环比增长40.9%。1-5月,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24.2GWh,占总装车量58.5%,同比上升151.7%;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17.1GWh,占总装车量41.3%,同比上升456.6%。
在中高端新能源电动车领域,三元电池更受车企青睐。
某策略分析师表示:“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对应不同的市场定位。目前来看,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公交物流车、出租车、网约车以及中低端乘用车市场,三元电池主要用于有长续航里程需求的领域和中高端车型。”
两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
新能源电动车电池技术路径的探讨一直是行业焦点,两种技术路径常被拿来比较。2018年以前,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占率一直领先于三元电池,之后受补贴大幅退坡以及能量密度难以突破等因素制约,发展逐渐落后于三元电池。近两年来,PACK的改进与磷酸铁锂能量密度的提升,以及中低端市场的成本压降需求,推动磷酸铁锂电池热度提升。
2020年3月,国内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某龙头公司正式推出“刀片电池”。据介绍,长96厘米、宽9厘米、高1.35厘米的单体电池,通过阵列的方式排布,就像“刀片”一样插入到电池包,减少了冗余零部件,形成类似蜂窝铝板的结构。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创新,“刀片电池”实现了电池的超级强度,体积利用率提升50%以上。刀片电池”采用新结构、新工艺,其技术创新点主要在电池系统设计中取消中间层次的模组,可以提高系统的体积能量比和重量能量比,从而拓展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车用汽车上的应用空间。
不管新能源汽车装备何种电池来增加性能,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系统性问题,需要在产品开发、制造、使用,特别是充电过程的智能控制等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中,充分开展实践和探索。
总的来看,三元电池能量密度高,续航里程更长,但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相对处于劣势;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,安全性、抗衰退能力相对占优,但存在能量密度偏低、低温衰退严重等缺点。未来行业仍将以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技术路线为主力,二者将从多维度展开竞争。